罢滨惭贰:2014-02-17
分享至:
国务院对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 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,国务院各部委、各直属机构: 国务院
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、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(包括地级市、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、县等县级行政区)。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,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,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,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。本规划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》、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》等编制,是指导全国各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。
注:摆 闭内为到2020年的累计数。有关约束性指标以国家或相关地区下达的为准。
(叁)优化资源开发布局。
(四)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。
(五)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。
六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,积极扩大就业,提升社会保障水平,完善基本公共服务,改善生产生活环境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,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,使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。 (一)促进就业和再就业。 把扩大就业放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。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就业的带动作用。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、服务业和小型微型公司发展,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。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、财政贴息、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,健全创业服务体系,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。加快建立专业化、信息化、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,加强职业中介和就业信息服务。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,优先支持失业矿工、林区失业工人、工伤残疾人员、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及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再就业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,重点扶持50个技工院校、100个再就业培训基地、200个职业技能实训中心(基地)。 (二)加快棚户区改造。 大力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(煤矿)棚户区以及林区棚户区改造,加大政府投入,落实税收、土地供给和金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政策,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资源型城市成片棚户区改造任务。做好供排水、供暖、供气、供电、道路、垃圾收运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、医院等服务设施的建设,切实加强新建小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,支持建设一批吸纳搬迁居民就业的公司和项目,巩固改造成果,确保搬迁居民能够安居乐业。研究开展采煤沉陷区民房搬迁维修改造工程后评估工作,对维修后受损状况继续恶化的沉陷区民房实施搬迁。 (叁)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服务。 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,积极推进各类困难群体参加社会保险,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,努力实现应保尽保,逐步提高保障水平。逐步解决关闭破产集体公司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、“老工伤”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。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。研究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。加快矿区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,构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网络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提高矿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和应急救治能力。加大对尘肺病、慢性胃炎、皮肤病等矿业工人职业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和救治力度。 (四)营造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。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加强安全生产管理,以煤矿、非煤矿山、交通运输、dafabet大发_dafabe大发下载施工、危险化学品、冶金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,推进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制度,强化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,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、经营和建设行为。防范治理粉尘、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和环境危害。增强应急管理能力,加大重点城市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力度,建立滑坡、泥石流、沉陷、崩塌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估、监测预警、防治和应急体系。提高森工城市的森林防火水平和应急能力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,针对资源开发、征地拆迁、公司重组和破产、环境污染等突出矛盾和问题,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,努力化解社会矛盾,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。 七、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,融入可持续发展工作全过程,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,着力推进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,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,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。 (一)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。 按照“谁破坏,谁治理”的原则,将公司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部化。深入开展采矿沉陷区、露天矿坑等重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,对属于历史遗留或责任人已经灭失的地质结构复杂、危害严重、治理难度大的深部采空区等突出地质环境问题治理给予重点支持。切实做好尾矿库闭库后期管理工作,加大对石油、地下水、卤水等液体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水位沉降漏斗、土地盐碱化等问题的治理力度。防范地下勘探、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系,选择部分地下水体破坏严重城市率先开展地下水修复试点。大力推进废弃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,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,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环境治理。新建矿区要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,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。加强对资源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理,严格执行“叁同时”制度,强化同步恢复治理。
(二)强化重点污染物防治。
(叁)大力推进节能减排。
九、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附件:1.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(2013年) |
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(2013年)
所在省(区、市) | 地级行政区 | 县级市 | 县(自治县、林区) | 市辖区(开发区、管理区) |
河北(14) | 张家口市,承德市,唐山市,邢台市,邯郸市 | 鹿泉市,任丘市 | 青龙满族自治县,易县,涞源县,曲阳县 | 井陉矿区,下花园区,鹰手营子矿区 |
山西(13) | 大同市,朔州市,阳泉市,长治市,晋城市,忻州市,晋中市,临汾市,运城市,吕梁市 | 古交市,霍州市,孝义市 | ||
内蒙古(9) | 包头市,乌海市,赤峰市,呼伦贝尔市,鄂尔多斯市 | 霍林郭勒市,阿尔山市,*,锡林浩特市 | ||
辽宁(15) | 阜新市,抚顺市,本溪市,鞍山市,盘锦市,葫芦岛市 | 北票市,调兵山市,凤城市,大石桥市 | 宽甸满族自治县,义县 | 弓长岭区,南票区,杨家杖子,开发区 |
吉林(11) | 松原市,吉林市,*,辽源市,通化市,白山市,*,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| 九台市,舒兰市,敦化市,* | ||
黑龙江(11) | 黑河市*、大庆市、伊春市*、鹤岗市、双鸭山市、七台河市、鸡西市、牡丹江市*、大兴安岭地区* | 尚志市*,五大连池市* | ||
江苏(3) | 徐州市,宿迁市 | |||
浙江(3) | 武义县,青田县 | |||
安徽(11) | 宿州市,淮北市,亳州市,淮南市,滁州市,马鞍山市,铜陵市,池州市,宣城市 | |||
福建(6) | 南平市,叁明市,龙岩市 | 平潭县,东山县 | ||
江西(11) | 景德镇市,新余市,萍乡市,赣州市,宜春市 | 瑞昌市,贵溪市,德兴市 | 星子县,大余县,万年县 | |
山东(14) | 东营市,淄博市,临沂市,枣庄市,济宁市,泰安市,莱芜市 | 龙口市,莱州市,招远市,平度市,新泰市 | ||
河南(15) | 叁门峡市,洛阳市,焦作市,鹤壁市,濮阳市,平顶山市,南阳市 | 登封市,新密市,巩义市,荥阳市,灵宝市,永城市,禹州市 | ||
湖北(10) | 鄂州市,黄石市 | 钟祥市,应城市,大冶市,松滋市,宜都市,潜江市 | ||
湖南(14) | 衡阳市,郴州市,邵阳市,娄底市 | 浏阳市,临湘市,常宁市,耒阳市,资兴市,冷水江市,涟源市 | 宁乡县,桃江县,花垣县 | |
广东(4) | 韶关市,云浮市 | |||
广西(10) | 百色市,河池市,贺州市 | 岑溪市,合山市 | 隆安县,龙胜各族自治县,藤县,象州县 | |
海南(5) | 昌江黎族自治县,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,*,陵水黎族自治县,*,乐东黎族自治县,* | |||
重庆(9) | 铜梁县,荣昌县,垫江县,城口县,奉节县,云阳县,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| 南川区,万盛,经济开发区 | ||
四川(13) | 广元市、南充市、广安市、自贡市、泸州市、攀枝花市、达州市、雅安市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、凉山彝族自治州 | 绵竹市,华蓥市 | ||
贵州(11) | 六盘水市,安顺市,毕节市,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| 开阳县,修文县,遵义县,松桃苗族自治县 | ||
云南(17) | 曲靖市,保山市,昭通市,丽江市*,普洱市,临沧市,楚雄彝族自治州 | 安宁市,个旧市,开远市 | 晋宁县、易门县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*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、香格里拉县*、马关县 | |
西藏(1) | ||||
陕西(9) | 延安市,铜川市,渭南市,咸阳市,宝鸡市,榆林市 | 潼关县,略阳县,洛南县 | ||
甘肃(10) | 金昌市,白银市,武威市,张掖市,庆阳市,平凉市,陇南市 | |||
青海(2) | ||||
宁夏(3) | ||||
新疆(8) | 克拉玛依市,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,阿勒泰地区 | 和田市,哈密市,阜康市 | 拜城县,鄯善县 |
注:1.带*的城市表示森工城市。
2.资源型城市名单将结合资源储量条件、开发利用情况等进行动态评估调整。